第八届国际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于2006年8月19?20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主办单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协办单位为日本日中对照言语学会,赞助单位为日本NPO国际交流教育后援会。日本及国内30多所大学(或研究机构)60余位学者和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bat365在线平台bat365官网登录日语系蔡敦达教授等三名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蔡敦达教授还作为主持人主持了“汉日语言对比研究”第三分组的研究发言。
本次研讨会内容主要有三大块:汉日语言对比研究、日语本体研究、汉语本体研究及对日汉语教学。以下简要介绍一下本次研讨会上部分学者发言的主要内容。
东京大学杨凯荣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でも+VP」和「?もが+VP」句式的不同语义功能??兼谈汉语相应的句式”。日语中「?でも+VP」和「?もが+VP」都是一种量化句,两种句式有时互换后基本意义不便,但有时却不能互换。杨文认为区别在于两者的语义功能不同,前者是在集合里任选一个不定的个体“?”作代表与VP发生某种关系,并非是所有的成员都与VP发生关系。因此“?”与VP是一种非现实的关系,一般用于未然句,表述说话人的某种主观判断。后者则是所有的成员实际上都能与VP发生关系,因此可以用于已然句,表述的是一种现实的关系。此文还从认知的角度对以上两个句式在语义功能与句法上的差异做了合理解释,通过与相应汉语句式的对比,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徐一平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日本?の助?「か」は疑?だけを表すものではない――「〜ないか」の表?を中心に”。徐文通过对“〜ないか”的三种表达意义、即“心配”、“希求”、“?いかけ”的分析,指出这里的“か”都不表示“疑?”,从根源上而言是表示一种“不?かさ”。由于事情的“内容の不?かさへの思い”产生的是“疑念•否定”的表达意义,而由于事情的“存在の不?かさへの思い”产生的是“危惧•希望” 的表达意义。换言之,“〜ないか”的表达意义从根源上而言,是由于表“不?かさ”的助词“か”所具有的对事情本身的感受而产生的“危惧”。结论是,现代日语助词“か”从根源上而言是表示一种“不?かさ”,它有两个趋向,一为“内容の不?かさへの思い”,一为“存在の不?かさへの思い”。前者包括“疑念”、“不信”、“信じざるを得ない”,后者包括“?躇”、“危惧”、“?想”。
北京外国语大学续三义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日汉语的韵律??日汉语音教学的一个要点”。日本学者盐原慎次朗在谈到日语发音训练的“共鸣练习”时坚持从FI(fade in淡入)到UP(特写)到FO(fade out淡出)式的训练。续文认为这一现象乃是日语韵律的基本特征,它关乎日语的韵素、音节、词语、句子等层面。日语句子的韵律一般呈“へ”字形而势如流水,乃是这种特征的体现。与此相反,汉语的发音基本是从CI(cut in切入)UP(特写)CO(cut out切出)的形态,是一种始终保持强势的形态。汉语句子的韵律根据词语的声调而显得抑扬顿挫。
大连bat365官网登录张岩红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汉语动词与动态助词‘着’??从汉日对比的角度谈起”。张文认为日语的“〜シテイル”作为非过去时持续体,几乎可与任何日语动词结合使用,而汉语的动态助词“着”与汉语动词的结合使用是比较受限制的。由于不能自由组合,所以才借助动态助词“着”以外的、表示继续或持续的其他表达形式(如“正”、“在”、“正在”等)。日语表示继续的体形式“〜シテイル”可以出现在对白的首句,而汉语表示持续的体形式“着”一般不出现在对白的首句,而是出现在后面描写具体内容的句子里。正因为如此,汉语动词与动态助词“着”的结合才不是很自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苏州大学施晖副教授的发言题目是“あいさつ语言行为的中日对比研究??以‘路上’为中心”。 施文主要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根据对中日两国各年龄段计640人的调查,首先从整体上把握あいさつ语言行为,探究了中日两国语言行为方式的异同、使用规律及其特色。其次,根据交际的理论,对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解析。最后,揭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以及中日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中日两国的あいさつ语言行为既有共性又存在显著差异。有关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日语表现出语言行为的定型性、非语言行为的流动性,而汉语则表现出语言行为的流动性、非语言行为的定型性,两者在使用方式上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使用特征和趋向。
早稻田大学博士生曾宏的发言题目是“‘〜じゃないか’与‘不是……吗’句式的日中对照”。曾文认为“〜じゃないか”句式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其丰富多彩的用法可以归纳为“共同认识的唤起”、“发现时的惊奇”、“评价”、“传闻信息的确认”、“意志决定和劝诱”等等,而“不是……吗”句式的使用必须建立在某个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说话人用来强调自己的主张,以提醒听话人。由于这种性质上的差异,“〜じゃないか”句式具有丰富多彩的语用功能,而“不是……吗”句式的用法十分有限。两者除了“共同认识的唤起”的用法上有较多共同点外,在其他用法上,“不是……吗”句式难以与“〜じゃないか”句式完全对应,尤其在带有强烈主观色彩“意志决定和劝诱”的用法上。这种两者语言功能上的差异是由于“本质属性的差异”、即“生成过程的差异”所造成的。
日本大学吴川教授的发言题目是“《女仙外史》和《平妖传》中重叠式形容词及象声词的汉日对比研究”。吴文以中国白话小说《女仙外史》和《平妖传》及其日文译本为原本,对其中的重叠式形容词及象声词作了词汇调查统计,并对照日文译文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北京外国语大学鲁宝元教授的发言题目是“清初国子监一位对日汉语教师的手记??《琉球入学见闻录》介绍”。鲁文主要从《琉球入学见闻录》作者潘相生平、《琉球入学见闻录》内容及其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研究。
吴川教授和鲁宝元教授的研究属基础研究,就学界目前研究状况而言此类研究不多,但这些研究成果不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衡量学术水平的一个标志。望引起我们的重视。
通过参加本次研讨会,我们主要有三点感想:首先,结识了许多国内外的学者、教授,还有不少各著名大学的博士生,这对今后bat365官网登录开展对外交流,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年轻学者)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同时,通过参加研讨会也有效地宣传了我司,扩大在国内外的影响;第二,因为这次研讨会是汉日对比语言学研讨会,不同于以往的日语或日语教学研讨会,使我们学到了不少东西,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同时,了解了汉日对比语言学的国内外动向,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研究;第三,明年是bat365在线平台建校100周年,参加其他大学的研讨会,也为筹备bat365官网登录或日语系的学术研讨会积累了经验。
最后感谢bat365官网登录为我们参加本次研讨会所提供的帮助。
(日语系蔡敦达供稿)
2006年8月25日